Blog

如何治療廣場恐懼症(二)

今期將繼續剖析治療廣場恐懼症的方法。 上期跟大家分享了遇到恐慌時的一些生活技巧,例如停留原處、專注某事情上、慢慢地深呼吸、發揮想像力等都有助舒緩症狀。另外,患者亦可改變日常的生活模式令病情有所改善,例如:  定時做運動 - 運動能有助消除壓力和緊張,改善你的情緒。  健康飲食模式 - 不良的飲食習慣會令恐慌和焦慮的症狀加劇。  避免服用藥物和酒精 – 它們只能得到短期的緩解,但長期服用會令症狀加劇。  避免飲含咖啡因的飲料,如茶,咖啡或可樂 - 咖啡因含有興奮作用, …

如何治療廣場恐懼症(一)

上兩期已經談及廣場恐懼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在病發時會出現不同的徵兆及症狀,如情況嚴重時患者更會害怕外出。 事實上,廣場恐懼症是可以醫治的。可是,很多人卻難以把它克服,原因是他們認為要先找出一個擺脫恐懼的方法,之後避免再次進入此場所。因此,了解更多有關廣場恐懼症及它所帶來的問題,才能可有助控制病徵及症狀。 例如,當你遇到恐慌時可使用以下一些技巧,令情緒受到控制。 1. 停留原處 – 當恐慌發作時,可嘗試抗拒衝向安全地方的想法。如你正在開車,可停靠路邊。 2. 專注 – 集中注 …

廣場恐懼症(二)

今期繼續為大家探討廣場恐懼症的相關資科。 有些病人除了患有廣場恐懼症外,同時也患上恐慌症。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會在數分鐘內突然感到恐慌侵襲,並達致高峰點,患者會完全失去控制、導致心臟病發,甚至死亡。 普遍患上廣場恐懼症的病人都十分年青,一般在三十五歲前病發,但亦有部份屬較為年長者,當中以女性患者居多。除了恐慌症或其它恐懼症外,廣場恐懼症的患者傾向有以下情況,包括緊張、焦慮、生活曾受到重大壓力,例如受到虐待、父母死亡或曾受襲擊,以及患者有家族病史等。 還有,廣場恐懼症患者可 …

廣場恐懼症(一)

近日陳小姐的家人懷疑患上廣場恐懼症。廣場恐懼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它會令患者時常感到害怕、避免去一些有可能誘發恐慌及跌入陷阱的感覺、無助或尷尬的情況。 患有廣場恐懼症的病人會害怕實際或預料中的處境,例如乘搭交通工具、在開放或密室的場所、排隊或置身人群中。他的焦慮源於恐懼,如情況嚴重時會令他難以逃離或尋求協助。還有,大部份患者會出現一次或多次的恐慌發作,此情況會使他們害怕有另一次發作,以及避免再到曾發作的地方。 當患者相信逗留在「安全區」便會得到保護,免受恐慌的蹂躪,否則便會出現危險,令 …

社交焦慮症 (三)

若不幸地患上社交恐懼症/社交焦慮症,患者的症狀可以是隨著時間而改變。當他面對巨大的壓力或要求時,症狀會隨即爆發;如能避免此情況發生,情況可暫時舒緩,但是若患者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他的焦慮感會持續一段長時間。 現時最常見的治療社交焦慮症方法有兩種,包括藥物及心理治療,他們大多一併使用。事實上,大多數患者在接受心理輔導後症狀得以改善。治療時,患者會學習如何識別和改變自己的負面想法,同時學習技能令他在社交場合建立信心。而認知行為治療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以預演為基礎,讓患者慢慢地面對自己害怕的情況 …

社交焦慮症(二)

今期會繼續探討社交焦慮症。 當患者的焦慮情況嚴重時,儘管他們知道這種焦慮是過度及不合理,但也無法克服,並影響他們的工作和人際關係。因此,在不同種類的焦慮症中,焦慮的程度、持續性及誘發的情況都有所不同。 另外,患有社交焦慮症者通常同時會出現其他病症,如焦慮症、抑鬱症、濫用藥物問題和其他精神疾病。如上述提及,社交焦慮症的症狀是持續性的,當中包括: • 害怕被人評論 • 害怕做了令他們感到難堪或羞辱的事情 • 害怕冒犯他人 • 跟陌生人交談或互動時會感到非常恐懼 • 害怕被別 …

社交恐懼症(一)

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又稱為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因患者害怕會受到別人的批評或評頭論足,他在日常社交時會感到異常的焦慮、恐懼、害羞和尷尬。社交恐懼症(社交焦慮症)是目前全球第三大的精神健康問題。 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十分複雜的恐懼症,它會擾亂及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令他們失去自信和自尊,人際關係和讀書/工作能力也會降低。 從第三者的角度而言,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士表現較正常人害羞、文靜、遲鈍、內向、拘謹,不友善、緊張、冷漠及對任 …

精神能力與訂立遺囑的關係(二)

今期將繼續解說當訂立遺囑時,需具備什麼能力。 首先,怎樣測試訂立遺囑者是否有能力?可回答以下四條問題。 1)你是否理解資訊? 決定訂立遺囑時,你必須知道當中得著、風險、有否其他可行的方案,以及在沒有其他方案下的影響等。 2)你是否對資訊能保存記憶? 如你能理解相關的資訊,但不能保持記憶(忘記它超過幾秒鐘或幾分鐘以上),你便無法利用它作出明智的決定。 3)你是否能夠衡量資訊? 你是否能比較其好處和風險,並作出決定?你可能理解資訊(測試1)及保存記憶(測試2),但無法正常地衡量 …

持久授權書條例與遺囑的關係(一)

近年,雖然社會對認知障礙症 (即腦退化症,Dementia) 的認識加深,但鮮有人會就腦退化症有可能出現的後果,在財產、心理及法律方面作預早安排。香港人口老化日益嚴重,隨之而來的是腦退化症個案日漸増加。就此,香港於1997年推出《持久授權書》(Enduring Power of Attorney,EPA)。 根據《持久授權書條例》(香港法例第501章),容許授權人(即打算將其權力授予他人的人)在擁有精神能力時委任受權人,以便授權人在沒有精神能力時,受權人可照顧其財務事項。在持久授權書的條例 …

精神能力與訂立遺囑的關係(二)

今期將繼續解說當訂立遺囑時,需具備什麼能力。 首先,怎樣測試訂立遺囑者是否有能力?可回答以下四條問題。 1)你是否理解資訊? 決定訂立遺囑時,你必須知道當中得著、風險、有否其他可行的方案,以及在沒有其他方案下的影響等。 2)你是否對資訊能保存記憶? 如你能理解相關的資訊,但不能保持記憶(忘記它超過幾秒鐘或幾分鐘以上),你便無法利用它作出明智的決定。 3)你是否能夠衡量資訊? 你是否能比較其好處和風險,並作出決定?你可能理解資訊(測試1)及保存記憶(測試2),但無法正常地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