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兒童精神問題 (下)

今期我們會繼續談談兒童精神疾病問題的診斷和治療   和其他疾病不同,醫生為小童診斷精神疾病的困難地方之一,是由於兒童精神疾病患者的身體往往並不會出現任何異樣。假如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小童可能會被轉介到曾受專門訓練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專家作評估。精神科醫生和心裡學家會利用特別設計的訪問及評估工具以及評核小童的精神失調狀況。醫生很多時亦需要依靠小童家長、教師和其他成年人的報告協助,因為小童常常難以解釋自己的問題或了解自己的徵狀。   精神病和其他許多醫學上的失調一樣 …

家庭和諧保身心健康

香港近年家庭暴力事件的增幅驚人。社署數據顯示,今年首3個月,已錄得861宗虐待配偶或同居情侶個案,而去年全年數字為2,734宗,我們需要正視家庭暴力的問題,因它絕對會影響受害者或下一代的身心健康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家庭暴力定義為: 親密伴侶及家庭成員的關係中,只有受害者(男或女性)受到任何行為導致身體、心理或性傷害的暴力行為便是家庭暴力,包括身體暴力、性暴力或精神虐待、經濟封鎖等任何形式。大部分施虐者只會對家人使用暴力,在家庭以外卻能表現通情達理並尊重他人。 & …

兒童精神問題(上)

過去一般人對精神健康問題都存在不少誤解,其實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的不一定是成年人,也可以是年幼小童,我們必須加深了解和認識。現時全球有10%至20%的兒童和青少年正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大多數精神疾病確實成因不明.然而有研究指可能與一組合的問題有關,包括遺傳因素、心理因素、心理創傷及環境壓力。事實上,絕大部分精神疾病都非由單一病因造成,而是由一組合因素所引致,並且不能預防。可是假如病人的病徵能及早發現並開始接受治療,他們因精神病帶來的憂傷及妨礙正常生活的影響將可被預防.或至少將影響減到最低。 …

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上)

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亦稱為多重人格障礙)是童年早期所受的創傷,通常是極端、重複發生肢體上、性或情緒上受侵犯所導致的症狀。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是一種嚴重的人格分離症。它可令人的思想、記憶、感覺、行動或身份認同之間失去聯繫。這種分離相信是一種人體的應對機制,即一個人故意將自我與一個分暴力、創傷性或痛苦得難以接受的情境或經驗分離。 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的特徵是患者一般同時出現了兩個或以上不同的分裂的身份和人格,且持續控制著患者的行為表現。 …

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下)

上期解釋了何謂分離身份識別障礙和它特徵,雖然目前未能明確定它的成因,但有研究指出,此症實由環境及生理因素共同造成。多達98%斑9%的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患者宦在九歲前曾受到經常性、壓倒性,甚至有生命威脅滋擾。縱使患者並沒有受公開肢體虐待,他們亦有可能因持續的被忽視或情緒上受虐待所引致。 確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需時不短,一般估計,患者在確診前已患上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達七年之久,但這實屬正常之事,因為此症可令患者求診狀一般與其他精神科病患者相若,故此他們一般都在患病後頗長時間才接受治療。 …

Sing Pao 19 Apr 2013 ( A10 )

倫常慘案多涉精神病或濫藥 近來香港發生不少家庭倫常慘案,兇手都是日夜相見的家人,精神科醫生何美怡接受本報訪問表示,這些家庭倫常慘案,往往與精神病脫不了關係,病人一旦病發,首當其衝受害的往往是家人;她亦指出思覺失調往往會出現在兇手身上,這種徵狀除了本身精神病引起外,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濫藥所引起,而不少香港人都有精神病,除了鼓勵家人要多留意外,也呼籲市民不要忌諱疾醫,當發現有病時,應該及早醫治。   對於家庭倫常慘案,何美怡歸納出兩種情況,她表示一般這些家庭暴力案件中的精 …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8 May 2013 (C2)

玩電子遊戲會愈暴力  近年不乏看到青少年過度沉迷虛擬遊戲世界,甚至仿效電子遊戲暴力行為,於現實中傷害他人。隨着電子遊戲愈來愈暴力血腥,我們亦必須多關注電子遊戲所帶來負面影響,但這本身是一個「雞蛋與雞」問題,到底是那些帶暴力電子遊戲導致我們的年輕一代變得具侵略性和暴力;或是他們本性暴力,才沉迷暴力電子遊戲?   電視遊戲或電子遊戲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面世,因當時遊戲簡單如「撞磚塊」等,並沒暴力問題存在。至八十年代遊戲系統普及和開發,電子遊戲帶來的問題開始浮現。隨着這些遊戲 …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2 May 2013 (C3)

暴力電子遊戲影響   上次談及電子遊戲的設計會令人被潛移默化地染上暴力行為,尤其兒童和青少年更是容易受到影響。但以科學角度分析,結果又是否如此?科學家用什麼方法得出這結論?他們應透過分析數萬人,從兒童到成人,以社會經濟、基因、行為類型分成不同組別。並以不同規律給他們玩第一身類型射擊遊戲。監察這些人數年,並在此期間進行心理測試和跟進他們在現實世界中行為。這項實驗極具揭示性,但從沒有人曾經進行,亦沒人會嘗試進行,因在流程安排和經費會是一大挑戰。   2002年研究人員安德 …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5 Jun 2013 (C2)

了解病者 注重溝通   在精神病患者復康路上,家人和社會上各界人士的接納與支持十分重要。然而照顧者的工作一點也不易,他們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程度困難和挑戰。就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而言,概括地可分為嚴重及輕微。對於病情較輕者,一般可以從旁給予支持和體諒,令他們的病情得以改善;若是病情嚴重的患者,如患有嚴重抑鬱症,雖不太常見,但照顧者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家人應一起和醫護人員陪同精神病患者接受康復治療,請注意患者的復康過程不宜操之過急,應慢慢地一步一步的進行, …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6 Jun 2013 (C2)

照顧精神病者的困難   早前說出了精神病照顧者要面對的困難,其實除了病者本身的問題外,照顧者自己的心理狀態,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受到負面的影響。那麼,我們應如何面對?首先,要了解他們患上的是可治之症,治療可以透過藥物,猶如心臟病一樣。你亦需要花點時間了解精神科疾病及其相關資料,這樣可以幫你在遇到某些情況時作出適當的反應。   在照顧精神病患者的過程中,他可能變得日漸依賴你。這是一般確診患上精神病的常見行為,如抑鬱症,患者會變得孤立和對社交活動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