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思覺失調

香港人對思覺失調的名字不會感到陌生。據統計,本港每年平均有七百宗思覺失調新症。思覺失調的患者和大部分精神病的患者一樣,都是在十五至二十五歲之間初次病發,故患者亦以年輕人為主。如果及早察覺並得到適當的治療,患者由思覺失調進一步演變成其他精神病的機會將可大大降低。

 

思覺失調是用來形容一種包括與現實失去聯繫的精神狀況的常用名詞,並且是指思想上的一些不正常狀態。思覺失調的患者會出現幻覺及妄想想法,亦可能出現性格上的改變及思想上的失調。視乎患者的嚴重情況,他們亦可能同時做出一些異常或奇怪的行為,以及社交障礙及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會有所降低。

 

一些中央神經系統疾病,由體外中毒以至內部生理疾病,均可產生思覺失調的症狀。而思覺失調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一個或逾一個以下症狀,如出現幻覺、妄想或思想紊亂。

 

幻覺定義,是指在缺乏外在刺激下所產生的一些感觀知覺,例如「看見」或「聽到」一些並不存在的事物。幻覺可出現在五官其中之一,並可以任何形式出現,包括一些簡單的感官(如光、顏色、味道及氣味) ,以至一些較有意義的經驗如看見或接觸完全成形的動物或人、聽到聲音,並有複雜的觸覺感官。幻聽,尤其曾聽到聲音,是一些常見和大多時主要的思覺失調特徵。負面的、要求性的或佔據着患者思想的幻聽,通常會令人份外擔憂,但幻聽不一定全是負面的。

 

思覺失調患者也有可能出現妄想,而且有部分在性質上是偏執多疑的。妄想其實是一些非建基於現實的錯誤觀念。思想紊亂則是指一些對意識的思想背後干擾,並大部分由其對患者言語和寫作所界定。當症狀變得嚴重時,患者可以變得語無倫次。

 

精神疾病的病因,一般可分為器質性或功能性。生理性病因主要為藥物性或病理生理性;而功能性狀況通常乃精神性的或心理性的;而思覺失調的功能性病因則包括精神分裂、嚴重的臨床抑鬱症及嚴重病理生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