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5 Jun 2013 (C2)

了解病者 注重溝通   在精神病患者復康路上,家人和社會上各界人士的接納與支持十分重要。然而照顧者的工作一點也不易,他們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程度困難和挑戰。就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而言,概括地可分為嚴重及輕微。對於病情較輕者,一般可以從旁給予支持和體諒,令他們的病情得以改善;若是病情嚴重的患者,如患有嚴重抑鬱症,雖不太常見,但照顧者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家人應一起和醫護人員陪同精神病患者接受康復治療,請注意患者的復康過程不宜操之過急,應慢慢地一步一步的進行, …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6 Jun 2013 (C2)

照顧精神病者的困難   早前說出了精神病照顧者要面對的困難,其實除了病者本身的問題外,照顧者自己的心理狀態,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受到負面的影響。那麼,我們應如何面對?首先,要了解他們患上的是可治之症,治療可以透過藥物,猶如心臟病一樣。你亦需要花點時間了解精神科疾病及其相關資料,這樣可以幫你在遇到某些情況時作出適當的反應。   在照顧精神病患者的過程中,他可能變得日漸依賴你。這是一般確診患上精神病的常見行為,如抑鬱症,患者會變得孤立和對社交活動失去 …

Metro Daily 28 Jun 2013

失去動力只因太累?   太累當然會令人對事物提不起勁,不過在精神健康角度,突然對事物失去興趣和動力,可能是患上抑鬱症的警號。抑鬱症所引致的無動力表現,與一般疲倦而提不起勁的感覺往往難以分辨,所以需注意同時出現的其他徵狀。及早察覺並作適當治療,可避免病發的風險。   失去動力做任何事和情緒低落,都是抑鬱症的兩大病徵。其他症狀亦包括睡眠過多或過少、食慾不振等,亦會覺得自己無用,經常自責,影響身心。部分患者更會出現自殺念頭,嚴重的甚至付諸行動。因此,若出現以 …

Capital June 2013 (P.148)

產後抑鬱不容忽視   作為現代女性,為了生活和工作,分娩後也要盡快回到工作崗位。面對新生活及工作壓力,精神很容易會崩潰,繼而患上產後抑鬱。其實產後抑鬱症並不非甚麼絕症,只要了解它便可以預防或治療。   產後抑鬱症是本港常見的名字,很多人常常把這名字掛在嘴邊,然而有多少對其有深入的了解?原來產後抑鬱症像某些致命疾病一樣分程度,共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是產後情緒低落 (Postnatal Blues) ,第二是產後抑鬱症 (Postnatal Depressi …

Sharp Daily 19Apr2013 (P.24)

港童壓力爆煲 厭食瘦20磅   本港不少父母恐子女落後於人,安排子女自小接受密集式的補習及五花八門的興趣班,冀他們十八般武藝樣樣佳能,有精神科醫生警告,這會令子女隨時壓力爆煲,導致情緒病,布一名13歲就讀名校的男童因父母突取消補習,令男童擔心無法追上學業,致情緒低落,誘發厭食症,須接受心理輔導。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表示,港童不但要面對沉重的功課和考試壓力,而且要學習各式各樣的技能。她指,不少家長自以為一直為子女作最好選擇,但當中缺乏溝通,影響雙方 …

信報 23Apr2013 (C2)

童年創傷與虐畜行為   近數年,屢見不鮮流浪貓狗被虐殺或虐待,有的「遺棄」、有的「毒殺」、有的「劏肚」,甚至「炸龜」等。不要輕視虐待動物的行為,它可以引發更嚴重的罪行,患者需要及早醫治。   虐待動物行為可分主動和被動兩類,前者是直接對動物作殘酷或故意傷害,令牠們痛苦和造成傷害;後者則是通過刻意疏忽照顧而造成長期傷害和痛苦。有虐待動物者的犯罪行為較一般人高五倍,這些離經叛道的行為往往源於童年的創傷。美國精神醫學學會(The American Psych …

信報 10Apr2013 (C2)

精神變態者表徵   最近發生數宗倫常慘劇,震驚全港。其中一個涉嫌弒害雙親疑犯說自己是個「精神變態者」,引起社會對精神變態者關注。   什麼是精神變態?它被認為是人格障礙,精神變態的特色包括不能控制和無法抗拒自我的強烈的欲望、誘惑或挫折的情緒,故有精神變態的人比容易發脾氣、憤怒、急躁、有侵略或威脅的行為。他/她會不顧後果,處事缺乏深思熟慮。甚至為了個人利益會以謊言、詭計等欺騙手段以騙取他人的信任。而且變得缺乏情感,不會想到、關心身邊的事情,甚至受害者所承 …

Apple Daily 19Apr2013 (A21)

壓力殘害港學童升中厭食瘦20磅   都市壓力爆煲,每四人有一人患情緒病。本港無論成人或學生也承受不少壓力。精神科專科醫生指,有初中男生面對升中的環境轉變,又要學習多種興趣班,父母卻突然抽起補習班,男生無法適應誘發厭食症,三個月暴瘦20磅。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說:「港童要應付好多考試,又要學習十幾樣嘢,除咗學琴,又要學好多樂器,呢種亞洲式教學,同外國好唔同。」她指近月處理一名13歲男童患厭食症個案,男童去年入讀一間名校的中一,他就讀小學時,已受父母 …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6 mar 2013 (C2)

家庭暴力與精神病   香港近來家庭暴力事件升幅驚人,2011年虐偶有三千一百七十四宗,平均每日發生近九宗虐偶或同居伴侶個案。何謂家庭暴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親密伴侶及家庭成員的關係中,受害者不論是男性是女性,只要受到任何行為導致身體、心理或性傷害的暴力行為便是家庭暴力,當中包括身體虐待、精神凌辱、性虐待或其他形式的強迫性行為,還有各種操縱行為,如社交孤立、恐嚇和剝經濟封鎖等。   據世衛於多個國家的婦女健康研究,估計多達15%至71%婦 …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7 Mar 2013 (C2)

家庭暴力與精神病   若兒童生活於家庭暴力下對其成長發展會有何影響?每年均有數以百計的兒童被迫目睹或受到家庭暴力的情況,或者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家庭暴力對兒童的成長帶來長期和短期的問題。其實,兒童是非常敏感的,即使他們不知道什麼是「虐待」,他們仍然是受到影響的。子女可能認為自己需要保持家庭問題(暴力)為秘密,而變得常常自我孤立,這些都會令兒童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以及對家庭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具體地說,不論是兒童親身受到暴力對待,又或是他們想保護被虐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