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報告 (刑事和民事)
- 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
- 交通或工作地方的意外
- 是否適合繼續工作
- 情緒低落,焦慮
- 有關工作的壓力
在人事訴訟中,辯方,起訴方和法庭本身,都有權使用精神科報告。預審及一些初步的議題可能包括保釋,是否適合接受審問或其可信性,是否適合申辯及受審。此外,審判議題可能包括缺乏責任,精神錯亂,失去控制,強迫和脅迫。所以本中心亦有專業暴力風險評估的服務。 除此之外,本中心還會幫助提供兒童及家庭精神科報告。而範圍包括:
- 家長評估
- 照顧兒童的訴訟
- 託管
- 兒童接觸問題
- 兒童安全
- 兒童評估包括過度活躍症和自閉症
- 虐待兒童:身體/情感/性
心理能力評估
CAPACITY是指個人能下決定的能力。一個人缺乏決定能力可能是因為一些缺陷例如智力缺陷,癡呆,腦部受損或患有精神病。患者可能暫時缺乏決定能力,如事故後進入昏迷狀態。他可能能夠決定某些事情,但其他就不能了。
決定資格以及所有權利,直至死亡都依然有其效用。除非那人被法庭判決了已經沒有能力在給自己最大權益的大前題下管理個人事務,那為了保護當事人,法庭的干預都是必然的。 除非人們表現到他們沒有決定能力,否則我們已假設了人類是有決定能力為自己作決定。
有時候精神科臨床評估是必要的,這樣才能評估到那個人是否需要給予醫療檢查及治療的同意書。同樣地,一個人需要進行處理重大法律及商業交易的評估,都需要律師或會計師一同跟進交易。
專家證人出庭作證
專家証人是一個由法庭承認的權威,比一般人所擁有相關以外的知識。他們的任務是給予對案件有幫助的實質資料和分析,而不是在法律事務上查證。他們所擁有的經驗,培訓,技能或學歷都不是在社會上太普及。所以醫生便經常被視為專家証人,因為不是很多人有幸得到醫學的教育和實踐經驗。
我們還提供評估、 管理和諮詢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
情緒與焦慮障礙
情緒病包括情緒低落,躁狂抑鬱症及狂燥症。情緒病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兒童。其成因也還未能找出,但一些腦部的化學物質—神經傳遞素會視為情緒病其一誘因。情緒病的徵狀包括病者會感到不愉快、無助、無希望、有罪惡感、有自殺的傾向、疲倦、食慾改變、易發脾氣、注意力下降和對日常工作、處理人際關係有問題。情緒病也包括狂躁的病徴,患者會有興奮、自大感覺或情绪高漲和警覺性高,這些感覺會比正常強烈和持久及干擾日常生活。
焦慮症有很多種,包括恐慌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社會焦慮症、特定性恐懼症以及廣泛性的焦慮症。焦慮是每個人都會有體會過的人類情感。但焦慮症狀就不同,其壓迫感能令患者不能正常地生活。患者的憂慮和驚恐是恆定和壓倒性的。 治療情緒病及焦慮症需要醫療專業人士的評估。藥物治療、認知療法、行為療法及改變生活方式都能夠協助患者痊癒。患者需明白及早治療這些精神健康問題的重要性,以減低症狀的嚴重性和處理任何併發症。
精神病
思覺失調是神志有異常的狀況,是精神病類的通用術語,常形容涉及「與現實失去接觸」。患者會主訴有幻覺或妄想,還有機會有人格改變和有思維障礙。要視乎嚴重程度,患者會可能有不尋常的古怪行為或有社交困難和損害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有關導致有思覺失調病狀的誘因分為兩種:有機性和功能性。有機性基本是有關醫療或病理生理機轉,而功能性主要有關精神或心理機轉。包括癡呆、濫藥、精神分裂和情緒病。治療精神病要視乎誘因或診斷。許多精神病的首要治療是給予抗精神病藥物(口服或肌肉注射)有時亦需要住院治療。
藥物或酒精相關疾病
濫藥是一種複雜的疾病,由於強烈的藥癮可令患者無法控制對藥物的渴求,因而引致強迫性的尋求藥物和使用,亦知道服用藥物會引起不良的後果,仍堅持服用都是其特徵。自願服用藥物行為是濫藥的開始,亦隨著時間不斷尋找和服食藥物,此行為已變成習慣和強制性。這種行為是因長期服用藥物而影響腦部的運作主因。上癮是腦部受到藥物的影響,而造成的腦功能障礙, 包括會影響正常的感知、情感、動機、學習、記憶和抑制行為等。
最常見的濫用物質是酒精,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換句話說,是一種藥物能減慢腦部的功能及其身體功能。其他抑制劑有鎮痛劑、安眠藥和鴉片類藥物。而刺激劑有相反的影響,它們會加速中樞神經的用作。和安非他命(減肥藥丸)。此外,還有很多種的精神科藥物被濫用,包括迷幻劑、大麻和氯胺酮。
濫用藥物和上癮能擾亂一個人在生活上很多方面,而治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效益的治療程序通常包括許多元素,每個元素針對一個特定方面的疾病及其後果。成癮的治療是希望能讓成癮人士停止服藥,保持一個無毒品的生活,以及在家庭、工作及社會保持生產力。因成癮是典型的慢性疾病,他們不能簡單地停止服用幾日就能痊癒。大部份的病人都需要長時間或做反覆發作的護理才能達到持續節制的終極目標和恢復日常的生活。
癡呆及相關的心理和行為症狀
腦退化症是一個術語形容一個綜合病狀包括智力功能下降而干擾正常的生活功能。這些病狀有障礙或失去生活上主要的生活功能,例如記憶、語言、洞察力、判斷力或推理能力;患者還有可能會失去情感上及行為上的控制,人格的改變,失去或降低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腦退化症是最普遍能引發癡呆症的疾病,好發於65歲以上的人。幾乎所有腦部功能,包括記憶、活動、語言、判斷、行為及抽象思維,最終都受到影響。
血管型癡呆症是第二種普遍能引發癡呆症的疾病,因腦血管或心血管問題(中風)或其他抑制血管功能的問題而導致的腦部損傷。徵象跟腦退化症差不多,但人格及情緒的影響會只出現於疾病的晚期。
現在還沒有一些癡呆症能夠逆轉或阻止疾病的進展的治療,病患者能在一些現存的藥物或治療如認知訓練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處。現在已有一些藥物指定治療腦退化症和一些漸進性癡呆症。這些藥不會停止病程或逆轉存在的腦部損傷,但能改善一些疾病徵象和減慢其進展。
人格障礙
性格障礙的特徵是一個慢性的精神病、患者有困難與正常社會配合和溝通。其實有很多種類型的性格障礙 , 整體而言性格障礙的患者會經歷明顯的問題和限制,如在感情上、社會經歷、工作和學業上。在不同國家和不同的人口上作出有關性格障礙患者的研究,粗略說明,大約10%的成人被診斷有性格障礙物。 通常情況下,綜合的方法是適當的以確保患者在精神、醫療和社會上需求。因為人性格障礙往往是慢性和有時可在成年生活持續多時,所以需要長期治療。心理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利用在心理治療中得到的洞察力和知識,可學到以健康的方式去控制症狀。沒有特定的藥物治療被准許用來治療性格障礙。但是,有幾種精神科藥物可以幫助控制不同的性格障礙病狀。
精神發育遲滯和相關的心理和行為症狀
智力不足是一個通常在18歲之前被診斷的病狀。患者有一個低於一般常人的智力水平和缺乏生活上的必需技能。
智力不足影響大約1-3%的人口。導致智力不足有很多原因,但能被醫生找出其原因的只有25%的個案。當子女的動作機能、語言機能及自我照顧機能好像沒有發展過或發展的速度比一般的小朋友慢,家長會懷疑自己的子女智力不足。適應能力不足(調適新形勢)和不能正常地發展智力,可在兒童早期的生活中有明顯的發現。在一些輕微的智力不足個案中,這些不足的徵象是不容易被察覺,可能要直至學齡期或再較遲一些才被發現。智力不足所帶來的受損程度的差別很大,可由較嚴重的到輕度的或邊緣的智力不足。
治療的主要目標是讓患者盡量發展個人的潛能。特別的教育和訓練可能已在幼兒的早期開始進行。包括社交技能,可以令患者盡量正常運作。有關患者的情感障礙和行為困難的專家評估是非常重要。這些問題是需要被治療,同時亦會運用藥物治療去幫助。
身體疾病或腦損傷所致的精神疾病
因病或腦創傷造成的精神問題是一種心理功能下降因醫療或身體的疾病,並不是精神病。其原因可能是遺全、疾病影響腦組織、 化學或荷爾蒙異常、神經系統損害或與老化相關的異常變化。有關腦創傷造成的心理或行為異常可以是永久性的。 醫療疾病 治療可能防止完全恢復心理功能的永久性損害。治療內科疾病可防止某些器官永久損傷的同時,還要完全性恢復心理功能。
症狀可以因病而異。一般情況下,因病或腦創傷造成的精神問題導致情緒激動、混亂,大腦功能長期損害(癡呆)和嚴重的短期腦功能退化 (精神錯亂) 治療取決於病情。很多疾病的主要治療康復和支持治療,協助失去大腦功能的人。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減少出現一些可能會發生的暴力行為。
睡眠障礙
很多人在一生中,總會經歷過睡眠問題。睡眠失調被介定為有規律性地重覆一些睡眠問題而影響到日常生活。睡眠失調除了會令患者嗜睡,不良的睡眠質素都會對能量,平衡情緒,健康都有著負面的影響。
失眠是一種最常見的睡眠失調。失眠會令人無法得到足夠的睡眠而感到從無休息。壓力,焦慮,情緒低落或潛在性的健康問題,也會導致失眠這個徵象。加上生活型態的選擇,包括使用藥物,缺乏運動,時差,或者飲得太多咖啡,都會令人失眠。
一個連續性良好睡眠規律和睡眠習慣,都能改善睡眠質素。其實安眠藥在短期內都有效,但必須在醫生的處方和批准下服用。一般來說,在短期內給予少量的安眠藥或其他睡眠藥物是最有效的。
進食障礙
進食失調症是一種疾病能嚴重地影響你每天的營養攝取,例如吃得太少或暴食。一個人患有飲食失調會開始由攝取少量或大量的食物,但在某段時間,那個少吃或暴食的習慣就失去控制。嚴重的困擾或憂慮有關體重或體形有可能也被列入飲食失調。飲食失調症常發生於青少年期。最常見的飲食失調症有精神性厭食症,精神性暴食症和暴食症。 進食失調症是一種可治療的內科疾病。它們常與情緒低落,濫用物質或焦慮症一同出現。
充足的營養,減少過量運動以及停止代償行為是基本的治療。具體形式的心理治療 和藥物治療可有效地治療很多種飲食失調症,治療計劃大多數是度身制定個別需要和可能包括一個或多過一個的治療,如下:
•個別、群組、或家庭心理治療
•醫療護理及監察
•營養諮詢
•藥物治療
有些患者可能因營養不良而需住院治療處理問題,或當被發現體重過輕時確保他們有足夠的營養。
產前 / 產後精神障礙
大多數的女性都體驗過當將要做媽媽時情緒轉變和挑戰。有關一個女性的外在轉變如體形,她的職業狀態和她與丈夫的關係可能反映在她的內在轉變如自尊和自我效能。雖然這些轉變可以是正面的和是喜悅的源頭,但很多婦女在懷孕期間或分娩後會經歷一個短暫的情緒低落期,包括有孤單、焦慮增加和不愉快等感覺。大部份婦女當發現有這些感覺時都是相對輕微的。如果她們能及早尋求協助,就不需要參與有關精神病的臨床診斷。當她們能適應其媽媽的角色,那些感覺就會慢慢地消失。可惜,這些情緒低落的感覺會對少數的婦女帶來明顯的影響。還有可能在臨床診斷上被診斷到有精神問題。
精神障礙會以很多種類的形式出現於產前和產後。目前的想法能區分以下圍產期的心理障礙:有產後傷感、抑鬱、焦慮和思覺失調。
當婦女本身了已有嚴重精神問題的病歷,一旦她懷孕,可能會引發進一步一連串嚴重的精神病。若一名婦女被鑑定為嚴重精神病高危者,應在早期懷孕制定一個護理計劃。由於精神科藥物會對懷孕和哺乳期有不良的影響,所以會先採取自我幫助的策略和心理治療。但若那婦女有中度至嚴重的徵象或心理治療對她的徵象沒有反應,那精神科藥物和留院治療就是必需。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健康問
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問題是意想不到地普遍,影響了10-20%的兒童及青少年。最常見的精神問題和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包括:過度活躍症、焦慮和一系列的焦慮問題,由簡單的恐懼症到社會焦慮,廣泛性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自閉症及阿斯伯格綜合症(孤獨症);行為問題,欺凌,情緒低落;飲食障礙(包括神經性厭食症和暴食症);強迫症;精神性障礙,尤其是精神分裂和濫用物質。這些精神問題,除了精神健康專業人士,亦需要教育和社會服務來管理和治療的。治療方法通常包括如個別心理治療和家庭治療,或有時,它可能需要開始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