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互聯網可提供不斷變化的資訊和娛樂,但是怎樣才算是上網過度的情況?每個人對互聯網使用是不同的。例如,你可能需要在工作中廣泛利用互聯網,或者是你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社交網站與遠方的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只要在花於網上的時間令你忽略了人際關係、工作和學習,又或是你生活中其它重要的事情時,你的上網情況便成為一個問題。如果你不斷重複強迫性上網的行為而對日常生活造成負面的影響時,那麼這是時候需要自我檢討了。
我們怎樣成為互聯網成癮者?許多人使用互聯網是為了忘記一些不愉快的感受,例如 …
現今社會,上網有可能已經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雖然上網可以令你帶來方便,但是強迫性上網卻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之間的相互來往。當你不能停止玩遊戲、賭博,或是強迫性地查看你的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移動設備,甚至當這些為你的生活帶來負面後果時,那麼,這說明你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可能太多了。
中國內地青少年互聯網成癮的行為是十年來明顯的問題。於2007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聲稱,超過17 %年齡介乎於13至17歲的青少年沉迷互聯網。於2008年,中國成為第一個聲稱網路成癮是一種臨床疾病, …
上期已為大家講述了創傷後壓力心理障外症的病徵及成因,在治療方面,一般會為患者提供心理或藥物治療,又或是兩者同時使用。如果患者以往曾經歷一個持續性的創傷,例如被虐待或其他持續性的創傷,包括恐慌症,抑鬱症,藥物濫用和自殺的傾向等,患者需要接受心理及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以「傾談」治療 (Talk Therapy) 為主,形式是以單對單或以小組進行。有研究顯示,患者如獲得家人和朋友支持對治療有極大的幫助,所以是十分重要的。一般療程為期六至十二周,如有需要,療程可以延長。傾談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觸發他們 …
創傷後壓力心理障外症的病徵眾多,但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創傷再體驗」症狀。患者會在意識上經常不斷重溫或回想起創傷的事件,同時,身體也會出現一些症狀,如心跳加速、冒汗、噩夢、負面思想,此症狀可能會擾亂患者的日常生活。還有,這些症狀可以是由於患者本身的想法所引起的,又或是他們接觸到一些令他們回想的創傷經歷。
第二類是避免接觸或迴避創傷的事件。患者很想避開創傷事件發生的地點,事和物;他的情感變得麻木、有強烈的內疚感、抑鬱、煩惱憂心、對以往喜歡的活動也提不起興趣、善忘。這些症狀可能會影響或改 …
當人處於危機之中,很自然會感到恐懼。此恐懼感會觸發身體內很多瞬間的變化,以應付或避開危險的情況。這種“抵抗或逃走” 是每人正常的自我保護反應,令自己免受傷害。可是,患有創傷後壓力心理障外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簡稱PTSD) 的患者,他們的自我保護反應已被破壞或失調,而他們在危機後仍會感到驚慌或害怕。患上此症的病人,他們一般是受到身體的傷害或威脅,又或是他們的親人,和目擊親人或第三者受到傷害。
最先令創傷後壓力心理障外症引起公眾的關注的是戰後 …
據統計,每百個人之中便有一個人患上躁鬱症。它可以於任何年齡發病,但最常見於十七至二十九歲之間首次病發。男性患者與女性的數目相同。而每6個個案便有一人會出現快速循環發作,現時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引致躁鬱症的可能原因。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同躁鬱症沒有單一的病因。相反,許多因素可能共同引起此症或增加風險,包括遺傳因素。躁鬱症往往會在家庭中流行。父母或兄弟姐妹之一患有躁鬱症的小童比沒有家族病史的小童患病率高達四到六倍。
當患者病發時,情緒會導致異常高漲或急躁至少一星期,而且通常持續更長時間,並可以很快速地 …
濫藥者一旦決心戒毒,就需要了解自己有哪些治療選擇。現實上,並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治療,每人的需要都不同。因此,戒毒治療應針對濫藥者獨特的問題和情況而定,而找到一個自己感覺適合的治療十分重要。治療亦應針對的不僅是吸毒,它還會影響您的整體生活,包括人際關係、職業、健康和心理健康。
治療的成功取決於您能否展開新生活和解決當初濫藥的原因,您對自己的承諾和後續跟進都是重要的。要知道,戒毒不是快速和容易的過程,不管治療方案數週抑或數月,長期的後續治療對康復最為重要。此外,濫藥者要尋求協助的事情眾多,需 …
今期我將會為大家講述濫用藥物的徵狀及治療,大抵上有下列多項﹕
1.濫藥人士一般都無法正常的上學、工作或履行家庭責任,如考試不及格、無法上班工作、疏忽照顧子女等。
2.他們一般都在危險或高風險的情況下服食藥物,如在駕駛時服藥、使用不潔針筒注射藥物或進行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性行為。
3.很多染有毒癮的人士亦因而為自己惹來法律上的麻煩,例如因為行為不檢而被捕、在藥物影響下駕駛及為購買毒品而鋌而走險偷竊。
…
服用藥物不會自動成癮,而且藥物在每個人身上的反應不一,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說明究竟使用藥物何等程度才會令人上癮。濫用藥物和成癮的主要問題並非服食的劑量和頻率,而是濫用藥物所引致的後果。不論您服食的份量和次數,假如您察覺到服食藥物已令您的工作、學業、家庭和感情出現問題,您便很可能有濫藥和成癮的問題了。
正如許多其他徵狀和疾病一樣,每個人對藥物上癮的機會都不同。基因、心理健康、家庭和社會環境都在成癮中發揮一定的角色。可增加您上癮風險的因素,亦包括家族的成癮的歷史;童年時受 …
上期我已為大家講述了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暴食症。今期我將會介紹另一種進食失調症 --- 暴食症,以及進食失調症的普遍成因和治療方法。暴食症患者一般會對自己的進食量失去控制能力。跟神經性貪食症的患者不同,暴食症患者不會有扣喉、過量運動或禁食的情況。故此,暴食症患者一般會超重或癡肥。他們亦會有較大機會患上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壓,並對自己患上暴食症感到內疚、羞恥和不快,由此引起更嚴重的暴食症。
進食失調症通常都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出現,但亦有可能於童年或較年長時期才開始。和進食失調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