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By psychplus
「何醫生,妳有看那單轟動的社會新聞嗎?我看後,有一個想法:小朋友會否有創傷後遺症?」有一天,記者來電,問我這問題。
因我沒有很仔細看這單新聞,不能像專家證人一樣去分析。(任專家證人者,須花大量時間分析個案。)不過,有關小朋友的創傷後遺症,倒是可以談一個大概。
小朋友跟大人一樣,會有創傷後遺症,一般的創傷後遺症,我打算之後討論,這次想簡單介紹兩個,當小朋友在幼兒期,受巨大壓力之後所產生的兩個病:反應性依戀障礙(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和失抑制型社會參與 …
By psychplus
柔中因升上中學後不適應,感到壓力,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頭髮一條一條拔下來,頭頂禿了一大片。
「所以,我留長一點頭髮,束起來。有時候戴帽子,希望沒人發現。」柔中說,她感到苦惱,因女孩子畢竟愛美麗:「我很怕去理髮,怕髮型師看到。但頭髮一天一天長下去,媽媽不斷催逼……」
柔中還說,她拔完之後,還拿頭髮出來仔細端詳、撫摸,這些都是強逼症動作。有些人甚至會吃頭髮,但柔中說沒有。
其實,拔毛症患者多是情緒出問題,遇到一些事情,感焦慮、鬱悶、煩躁等,只有拔頭髮,才得以紓緩,感到開心。可是,拔頭髮 …
By psychplus
今年十三歲的柔中,頭頂後方寸草不生,被她一條一條的拔掉,她患上拔毛症。
我見柔中眼眉毛和眼睫毛十分整齊,她亦告訴我只拔頭髮,但承認想過把眼眉毛拔掉。事實上,有其他案例,只要有毛都會拔,頭髮、眼眉毛、眼捷毛是最普遍,也有人拔身體各處毛髮。
拔毛症患者大多在十一、二歲,青春期階段,原因跟壓力有關,柔中亦不例外。「我還是自從頭頂禿了起來,才開始回想的。」柔中說:「我應該是中一開始有拔頭髮的習慣。那時小學升上中學。中學生活並不比小學開心,我小學是讀女校的,但中學是男女校,不懂跟男生相處,好像 …
By psychplus
淑芳的女兒柔中,後腦有一個大圓圈脫了髮,去了哪裏?都被她自己拔掉了。
「我也不知道,當我意識到問題時,頭頂已有一大片禿了。」柔中低聲說。
「你為甚麼不告訴我?」淑芳說起來有點惱。
「我不想你擔心。所以把頭束起來,希望頭髮以長回來。」柔中愈說愈小聲,但淑芳開始高聲叫罵。我請淑芳到外面坐一回,讓柔中單獨跟我談。
「可以談談,你是如何拔頭髮的嗎?」
「你說手勢之類的?」我點頭,她續說:「我首先在頭髮之中找出一條,感覺較粗的,然後把頭髮在手指上捲幾個圈,連根拔起。」她在我面 …
By psychplus
今天淑芳帶女兒來,看病的是女兒而不是她,令我嚇了一跳。
淑芳是我的病人,四十五歲,患上強迫症,每天洗澡超過三次才覺得自己乾淨。她跟了我一年多,病情有很大進展,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己好轉了,女兒出問題。
「何醫生,你看看這裏。」淑芳叫女兒轉個頭背向我,她有點輕微想反抗,最後順從,淑芳解開女兒束起的頭髮,向上掀開,竟然發現那兒「寸草不生」!她後腦部份有一個大圓圈的範圍沒有頭髮。她靠束起周圍頭髮來遮掩。
淑芳女兒叫柔中,十三歲。淑芳一邊替她束起頭髮,一邊交代:「現在八月底,暑假快 …
By psychplus
經過診斷,嘉殷患上囤積症,我給她一些藥物,並看心理專家。女兒一心的抑鬱症,也是需要藥物和心理專家幫忙。但這足夠了嗎?不。我認為可以多做一步。
「阿九,我提議讓一心搬離這個家一陣子。」阿九聽了我說,有點茫然。我解釋:「一心的抑鬱症,很大原因是家中雜物太多。在你太太嘉殷的病還沒治好前,讓她有一個舒服環境生活,是康復的便捷方法。比如有沒有親戚的家可以讓她寄住?」阿九聽着,不斷點頭:「我父親那邊有一間房,一心可以去住啊。」
「然後,阿九你要多體諒妻子。」阿九聽了我說,莞薾一笑,他知道自己脾氣 …
By psychplus
原本是治療女兒一心的抑鬱症,意外發現其母可能患上囤積症。一星期後,一心的父親阿九,帶同妻子嘉殷前來。
嘉殷坐下之後,我發現她拿著一小張宣傳單張。「這是附近牛肉麵的傳單,你們一會兒去吃飯?」我問。「不,我們吃過飯了,只見那位小哥在派,才拿而已。」嘉殷回答。
「她啊,甚麼單張都要,免費報紙三份,天天跑去港鐵站取,放在家中又不願棄掉,儲了一年量的免費報紙!」阿九對嘉殷的態度跟對女兒的態度不一樣,有點煩躁。
「儲點報紙有甚麼問題?」「現在妳為一心儲了一個抑鬱症回來了!」「怎麼會?我儲東 …
By psychplus
阿九帶同女兒一心前來治療她的抑鬱症,意外發現太太可能患上囤積症。
「聽你的女兒談及的情況,看來你太太囤積症十分嚴重,我建議下次請太太也一起前來。」阿九聽到我的說話,有點愕然,說:「這跟我女兒的病有關係嗎?」「絕對有關。」我回應:「這是因為,你們家裏雜物堆積如山,是一心主動告訴我的一個困擾她的問題。」
阿九歎了一口氣,說:「其實我每天都有偷偷地幫她丟掉很多東西了。」他說着,從手機中滑出一些相片給我看:「這些是我們家的照片,這種囤積情況,原來也是一種病?」我看着相片,也有點嘩然,客廳都看 …
By psychplus
病人以為自己患上A病,原來患了B病,這情況不罕見;但原以為是一個病人患病,追查下卻發現家中另一成員也患了其他病,就不常見。以下這個案,令我印象深刻。
一心是由父親阿九陪同看病的。阿九說:「是學校社工建議我來的。社工以為一心有抑鬱症,我希望醫生你能夠幫忙。」
一心下個月就十七歲生日。她一直低着頭,除了進門打招呼,一直沒有吭聲。「你的女兒滿十六歲,可以自己見醫生……」在我勸說下,阿九同意讓一心跟我單獨會面,他在外面等候。
父親走後,我感到一心微微舒了一口氣。我慢慢引導她開口,聆聽她 …
By psychplus
琳坦患的是身體畸型恐懼症,因一次單車意外,醫生說其鼻骨稍微歪掉,但肉眼看不出,自此她就覺得鼻子歪掉了。
然而,這個身體畸型恐懼症,真是始自意外嗎?經一番診斷,我發現並不如此。琳坦十七歲的暑假發生意外,十八歲來求診,一年間由每天用尺子量鼻,到堅持到韓國整容否則尋死,但原來早在十二三歲,她就覺得鼻子有問題。
「我當時覺得鼻子太大了。現在也是的,你看看比例,我瓜子臉,嘴子比較小,鼻子的闊度幾乎比嘴子還大,那不是過大嗎?」其實我絲毫不覺得這是個問題,琳坦在我眼中更是少見的美人兒。「我常常覺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