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症

腦退化症在醫學上稱為「認知障礙症」,俗稱「癡呆症」,這是一種腦部退化的疾病,患者的腦細胞會急劇退化,認知能力會逐漸喪失(例如;學習、理解、語言運用、方向感及判斷力等),繼而影響日常生活。

有研究顯示,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當中,約有百分之五至十會患上各類型和不同程度的腦退化症。發病率亦會隨年齡而增加,所以此症又被稱為「老年腦退化症」。然而,六十五歲以下人士亦有可能患上此病,此類患者較多受到家族病史的影響,而他們的發病進程也可能會較快。

導致腦退化症的原因眾多,其中阿爾茲海默氏症 (Alzheimer’s Disease)及血管性癡呆症 (Vascular Dementia)是比較常見的成因。

阿爾茲海默氏症 (Alzheimer’s Disease) 是腦退化症中最為常見。患者的腦細胞會出現病變及腦細胞死亡,由於那些壞死的細胞不能更換,所以患者的病情會隨著更多神經細胞壞死而逐步惡化,導致某些機能或能力喪失,包括記憶力衰退、用較長時間完成慣常工作、說話失去重點及重複說話等,當病情持續惡化到末期時,患者可能長期臥床,需要特別的護理。

而血管性癡呆症 (Vascular Dementia) 則是腦退化症中第二大常見的成因。大部份患者由於供血到大腦的動脈出現阻塞,導致出現輕微中風(即腦部的部分細胞因缺氧而壞死)。此症特別常見於吸煙者或患有血壓高、糖尿病或高膽固醇的病人。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徹底根治腦退化症的方法,然而可透過控制心理及行為治療以紓緩腦退化症相關的行為及情緒問題,如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等。藥物方面,「膽鹼分解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可為部份阿爾茲海默氏症患者減緩病情。至於血管性癡呆,小劑量阿斯匹靈可能有助防止進一步中風。另外,患者有機會需要使用藥物以控制高血壓或高膽固醇。在非藥物方面,如認知訓練、日常生活訓練等亦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最後,可透過日常活動以減低患腦退化症的風險,包括多做動腦筋的活動,如下棋、閱讀書本及打麻將等保持記憶力。還有,保持均衡飲食以減低患上高血壓或高膽固醇等疾病,以及戒除吸煙及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以減少患上血管性癡呆症的風險。